簡 歷 演 辭 與 文 章 專 欄 文 章 照 片 與 錄 像 校 長 的 信 校 長 辦 公 室 人 員

2012年11月16日

2012學位頒受典禮
陳繁昌校長
 

各位嘉賓、畢業同學、家長、親友和同事:

大約四十年前,年青的我從香港到美國,在大學的畢業典禮上,就像你今天一樣靜心等待接受理學士學位。

四十年前,世界對香港沒有太深的認識,香港在世界的影響力也微不足道。當時亞洲的年青學生到西方求學趨之若鶩,期望畢業後尋求更佳的機會。西方國家的學生東來,可謂絕無僅有。

過去四十年,世界的確變了!香港也不例外。亞洲和中國迅速崛起,香港科技大學與亞洲不少高等學府成就卓著,到西方國家求學和尋找機會已不再是單一的選擇。相反,東西之間的交流互動變得雙向。這種積極開放的國際化趨勢,有利香港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發展。今日,香港已經是國際級的大都會;而科大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學!

我剛從歐洲公幹回港,在兩星期的行程中先後到訪丹麥、瑞典以及德國多間學府。當地大學的校長十分羨慕科大獨特的位置,我們既是國際大學、又與中國內地建立深厚的聯繫;而香港作為國際城市,可以充份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;香港身處全球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地區,東西薈萃。這些歐洲的大學都有數百年歷史,科大卻能於短短二十年間迅速冒起,令人讚歎。我們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,讓畢業生在國際職場上立足或到外國深造,科大亦能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學生,這對不少歐洲大陸的學府來說,是難以實現的。我們的研究成果得到國際認同,同時能與內地合作,借助他們的豐富資源,令外地大學羨慕不已。當地畢業在即的博士生渴望到科大任教,本科生亦爭取到科大作交換生。

我亦與當地來自香港的科大畢業生聚會。他們遠赴歐洲,並不是為了與親友團聚,而是把握全球化的機遇,發揮所長。有些學生最初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到歐洲,並愛上當地的生活,其後回到那裡唸碩士;其中不少留在海外發展。他們都是香港和科大傑出的親善大使。

在行程中,我還見到在科大畢業及曾到科大交流的德國、丹麥與瑞典學生;說到在科大的美好回憶與體驗,他們都侃侃而談,且十分鼓勵其他同學到科大學習。

我所遇到無論是香港還是歐洲的同學,都充份利用全球化的環境,發揮最大優勢。我在途中閱讀了《紐約時報》的一篇報導,文中提及亞洲的大學正不斷求進,其畢業生更在環球職場上越來越受僱主青睞。報導以一位香港科大畢業的德國留學生開始,他現於德國一家跨國公司工作。文章指出:「最近一項有關畢業生就業情況的研究顯示,Kramer先生憑著香港科大的學位,令他比許多西方著名商學院畢業生取得更大的優勢。」香港應該對此引以自豪。

香港有些人質疑,何以要向全球各國及中國內地抱持開放態度?這種想法令人感到莫名其妙。我認為積極進取、廣納百川正是香港得以躋身國際、成為首屈一指的城市不可或缺的因素。也就是這種外向型的開放態度,令科大蜚聲國際。

老實說,四十年前大學畢業禮上我所想的,今天已經印象模糊。然而我卻可以清楚告訴你,香港以及科大在過去的努力、以至取得今天的成就、以及往後我們邁向的目標,都是四十年前無法想像的。

我期望今天畢業的你能夠與別人、包括比你更年輕的一代,分享香港如何致力發展成為中國的國際城市;也期望你們能憑著對世界的認識和環球視野,放眼世界、到外面闖闖,為應對環球的問題盡一己之力,同時把握全球機遇,擁抱世界。

對於科大來說,國際化不是一個口號,而應該是每一位科大同學最基本的素質。世界是你的,各位的前途無可限量─只要伸出雙手、將機會牢牢抓住。

讓我向在座的各位畢業生祝願:「願你把握機遇、努力向上,讓科大以你為傲!」

謝謝!

 

上一篇 下一篇